廖妈家校25-26学年_正式开学

致家校人与关注家校的伙伴们:

每年的秋分时节,昼夜平分,万物缓缓进入沉静的节奏。风渐凉,心也随周围的事物,一起慢了下来。大孩子们开学已近一个月,新的学习生活正在逐渐步入正轨。家校也在这份静谧中迎来新的开学季。又是一年新的开始,今年你的愿景是什么?你又在期待些什么?

伴随着新学年到来的脚步,我感慨,过去五年,我们在不确定与变化中同行,用家庭教育的第一视角,走出了一条独特而坚实的道路。这是一条孩子与家庭共同向上的发展之路,也是一条为未来培养跨文化跨学科跨行业的,创变型人才储备的前瞻之路。

在过去的这个夏天,我们依旧满怀感动与喜悦。我们的夏校集训营里,90%是我们老校友再次回归,我们共同见证作为第一养育者,长期坚持良好学习习惯,所带来的自我发展、孩子成长,以及家庭在整体经济与生活层面的持续攀升。同时也有 10% 的中美新伙伴有缘加入,为我们的全球社群带来了新鲜的血液。每一年自我与孩子的成长,都是对未来最深远的投资。这不仅是对下一代共同文化体土壤的相互扶持,更是对自我与孩子在全球发展中,能够自信走上更高舞台,创造新的文明与价值的长期培育。

如今,家校的校友与伙伴们,已经遍布在全球四十多个领域。在专业与学术领域,他们活跃于战略咨询、商业与金融、法律与公共管理、教育与学术研究、医疗与心理健康;在科技与创新领域,他们深耕于 AI 与大数据、工程研发、跨境电商与国际贸易、消费品制造与品牌运营、风险投资与创业创新;在文化与生活领域,他们投身于体育(如中国网协)、艺术与文化创意、媒体与出版、社会创新与公益事业、亲子教育与文化传承。更重要的是,许多全职妈妈和家庭创业者,也带着自己深厚的教育背景与人生智慧加入进来。不少家庭也都迎来了第二个,第三个宝宝,让家校不仅是精英与前沿的汇聚,更是一个多元而真诚的文化共同体。

正是因为这样的行业广度和身份层次,配合每个家庭践行教育实践的深度,让我们在家校内部的交流不仅停留在教育话题本身,而是扩展到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,为家校带来更立体、更国际化的全球视野。这些多元身份与背景汇聚在一起,构成了家校最独特的教育生态与能量。

过去的这一年里,世界依旧在快速变化着。AI 技术的浪潮、全球格局的重塑、教育环境的不断挑战,都在时时刻刻考验着我们的判断与选择。

而在这样的时代里,家校的意义愈发清晰:让孩子们与家庭一起,在变化中寻找秩序,在不确定中建立自信,在全球视野里找到根与方向。尤其是全学年中,每周线上的家庭会员聚会,帮助我们养成思考与实践的好习惯,让孩子与家庭一同修炼心法,不慌不忙,走在前沿,走出属于自己家庭的独特发展之路。我们的使命,不只是陪伴孩子学习一门课程,更是要引领他们去理解

  • 学习:是跨学科的交叉与创造,而不仅仅是分科的记忆和学历的堆积;
  • 成长:是品格与思维的并重,而不仅仅是技能的叠加;
  • 家庭: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,也是他们面对未来最大的底气。

今年我们特别要突出两个方面:

第一,会员体系的升级, 全面推出儿童会员(Kids Club)。 从最初仅有父母参与,到如今孩子可以与父母共同参与、一起学习与成长。今年开始,会员区不仅囊括了父母全学年的 22 次聚会,也加入了孩子们的 8 次特别聚会。孩子们将在这里获得更深度的全球链接,成为小小世界公民,展开PBL主题,生活思辨,时政与热点话题的探讨与交流。每一次 Kids Club聚会,我都会亲自带领孩子们,轻松的从一个话题出发,交流观点,批判性探讨,练习表达。这里既是跨国文化的交流场,也是思辨、思哲,辩论议题的真实演练场。今年夏天,在线上我已经见到不少孩子与父母一同出席课程。他们一起分享生活中的观察与思考,让思想的火花碰撞。尤其让我感动的是,许多家校的父母学员,每当看见有孩子出现的时候,都不遗余力地在镜头前和孩子们互动,参与对话,投入表演,用故事启发孩子们思考与表达,这份真诚与纯粹,在这个快节奏与浮躁的社会下,真的令人动容。正是因为亲眼目睹了孩子们活跃的思想与丰富的表达,我决定今年的会员区全面开展儿童会员,邀请孩子与父母一同参与,孩子和父母们共创、共同见证成长。对于 5–9 岁的孩子,探讨与交流会更加丰富。2-4 岁的小年龄段孩子,如果自己愿意也可以参与其中,或是在线旁听每一期大孩子的交流与故事,便会长期收益。针对所有线上聚会,父母和孩子如果有时间冲突,也可以选择线下按自己的节奏,回看视频,回听音频,从中定会获得启发与滋养。家校一直以来推崇导师制(mentorship):老学员带新学员,大孩子带小孩子。正是这种代际之间的传承与互助,才让家校能够长青,保持蓬勃的生命力。

第二,是自主学习的深化。 家校的在线通识课堂AI 时代 99 讲, 99 次思辨与99次行动】,吸引了除家校校友以外的上百个家庭的自主参与。课程里没有要求必须交作业,但每一位学员展现出的思考深度和学习的能动性,都让我由衷感动。我的邮箱几乎被大家的思考与回应填满,虽然时间的挑战越发明显,但带着使命继续前行,我每日都无比感恩。每晚入睡前我也都在问自己,今天过的是否没有遗憾,是否能够踏实入眠。再次感恩我有机会为家庭和孩子做点教育的实事,也感恩我们家校人一起相伴,走过的第 5 个年头。

最后,我想与大家分享我的家庭近况。我的两个孩子,哥哥七岁多,妹妹十个月。哥哥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妹妹,也给了这个家。他像一个小爸爸,从早到晚承担起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务:家里的大小包裹、随时清洗妹妹的奶嘴,物业该找谁、玩具区的每周换新,都是他在弄。凡事都主动当成自己的责任去完成。他有爱心,有担当,有责任感,好奇又勤学,古怪又机灵。当然,和每个七岁,十七岁,二十七岁,三十七岁的生命一样,每个人每个阶段,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难题与特定年龄的挑战,但我始终相信,端正的品格与稳定的情绪底色,再加上敢于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一颗天真好奇的心,就是一个人最珍贵的芯片。这个底层操作体系,会陪伴他们一生,支撑他们走得很长很远。

妹妹呢,则让我有机会看见了另一种成长。她从小就灵活,适应性很高。趴得早、站得早,出生回家没几天就能整夜安睡,没有夜奶,不哭不闹,现在自己喝奶吃饭,用手语表达基本需求都很好。她喜欢社交,第一眼睁开眼睛就是在医院里听见了哥哥的声音。从那以后,只要哥哥在,她就会笑得像花一样灿烂。她在外也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互动,跟着他们玩,和哥哥这种更偏向自我相处的性格截然不同。两个不一样的孩子,给了我两种幸福,让我在养育的每一分每一秒里,都充满欣赏与感激,想让时间走的慢一点,再慢一点。

我感谢他们,也感谢大家。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。这份缘分成就了每一次真诚与善良的相遇,也让我们汇聚成一个有极大力量的共同体。它不只是友谊与亲情,更是对更高自我的坚持与对未来的共同信念。缘分未尽,使命在肩。我们会继续相伴同行,走向更辽阔的世界、更高远的未来。我坚信,携手的我们,终将抵达。


让我们一起,正式开启2025-2026新学年!


廖妈

Claire Liao Family Schoo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