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造的勇气与力量 (世界公民家校周刊4-14-2022)
Global Citizen Homeschool
培养世界公民,培养未来的创变者
Curiosity. Creativity. Critical Thinking. Citizenship
创造的勇气与力量
世界公民家校周刊4-14-2022
你好,我是廖妈Claire。现在是纽约时间,早上4点,Harvey还在熟睡中。这个时间起床,好像是我刚来美国上学奋斗时候的作息了。这是我第一次跳出个人的维度,从世界公民家校的视角,发送的第一篇文字,我不得不承认,从我有这个想法,到真的写出来,短里说,为时近两年;长里说可能从七八年前,我从美国CPA转型到领导力培训,就开始了。养育孩子是一个多维度的思考与实践的过程,我多年来一直在尝试和倡导,如何将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,更便捷的传播给更多的人,打破世界范围内,教育信息的不对等,教育资源的不平等。让更多的父母了解育儿育己的本质,知道个人成长的轨迹与养育孩子路径的本质,知道养育孩子当下和用长远格局来滋养孩子的本质。
感谢自己在繁忙家校H的日夜里,依然深知自己的使命;感谢无论是在哪一个平台关注到我的你,给予我力量,督促我履行自己的承诺。所以我想要在这个春天,用最本质的文字,以最便捷的形式,从主题头脑风暴延展,到独家教育资源,再到创新力领导力的教育实践,和对生活的思考,给你带去一股强大的力量,这是为人父母的力量,是成长的力量,是蜕变的力量。有勇气不是毫无畏惧的去做一件事,而是浑身充满恐惧,但依然能果敢前行。带着孩子,和我们一起,乐于成长,乐于创造吧。
本周家校主题PBL头脑风暴亮点
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零7分,年仅27岁苏联空军飞行员尤里·阿列克谢耶维奇·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起飞,在远地点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飞行了1小时48分钟并安全返回,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航天飞行,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梦想。在加加林的飞行五十周年之际,2011年4月7日,第65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第A/RES/65/271号决议,宣布4月12日为载人空间飞行国际日。
- 语言|科学|艺术
一起学习各大行星的名称吧!有几颗啊?大小呢?涂色?剪一剪?橡皮泥捏一个?
- 数学|科学|艺术
自己做一个火箭吧!什么形状?有几片啊?什么几何图形啊?
世界艺术日 4-15 | 关键词:创意艺术早教活动
2019年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宣布了世界艺术日,旨在促进艺术的发展、传播和享受。艺术为全球所有人培养创造力、创新和文化多样性,并在分享知识、鼓励好奇心和对话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这些是艺术一直具有的品质,如果我们继续支持促进和保护艺术家和艺术自由的环境,这些品质将永远具有。这样,促进艺术的发展也促进了我们实现自由和平世界的手段。每年 4 月 15 日,世界艺术日庆祝活动有助于加强艺术创作与社会之间的联系,鼓励人们更多地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,并突出艺术家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。这也是一个关注学校艺术教育的机会,因为文化可以为包容和公平的教育铺平道路。世界艺术日有很多东西要学习、分享和庆祝,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鼓励每个人通过各种活动参与进来,例如辩论、会议、讲习班、文化活动和演讲或展览。
- 语言|情商|艺术
和孩子聊一聊什么是艺术吧!绘画建筑音乐文字,包括数学,无疑都是艺术。我们熟知的世界艺术大家都有谁?
- 数学|科学|艺术
利用各种工具来进行艺术创作吧!今天做调色+创意涂鸦再好不过了。观察地板/床单/窗帘,花纹是单一图像的反复叠加?
本周独家北美教育资源推荐
跟着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一起玩转宇宙,为K-12小朋友设计的在线互动课。
国家数学博物馆里的千奇百态,从Prek-12都能找到生活中有趣的数学呀
本周家庭教育洞察
无心栽柳柳成荫
一直顺应H的兴趣与热爱,我从未刻意给孩子的生活或者活动,做过明显的分类。当然我要实话实说,我必须承认,在我的一天课程计划里,是有按照学科分类的,包括你们用到的家校日历,以及上面的头脑风暴,都是在辅助我们去思考,如何从一个主题出发,结合多种学科,来和孩子一起互动的。那这个与我说的,“没有明显分类”不就是矛盾的吗?实则不然。我们心里知道的,和我们的目的,不代表孩子需要知道,或者按照我们的设想去“完成任务”,这就是“老师”这个角色存在的意义,就像我们的教育大纲,备课内容,不是学生的教材和学习资料,是一样的。我每天结合一个主题,设想很多活动的可能性,但是当天具体做什么,一定是结合孩子当下的那一个热情是在干什么的。过去近四年中,我可以向你保证,每天接触一种话题,是让孩子认知世界人文的最好的方式,就是你们知道的【每日家校主题】;而培养出自驱力的最好的方式,就是可以每天让孩子感受到,原来不同的事物中,有链接,并且在遇到困难时,可以利用自己现有认知,去解决问题,简单说就是【觉得自己有用】。其实培养孩子,短期看,真的“很难”,但是长期看,确又是这么“简单”。
结合我刚说的,在培养STEAM中,E,就是Engineering这一块,我相信很多家长都被“科普”要多搭乐高等,以至于让某一种产品变成了神一样的存在。很多父母也以孩子乐高搭的好为荣。我这只是在打比方,和乐高这个东西好与坏没有关系,H也喜欢搭。我想说的是,我们要如何辩证的利用自己的思考,去看待,如何使用我们身边的教育工具和教育资源,真的满足孩子当下,对一个事物的好奇心,从而驱动孩子不断钻研进取。不能忘掉的核心,就是我们培养的是孩子的【自驱力】,如果为了达到一个目的,让孩子变成机器,我们就本末倒置了。如果我们父母,自己不积极思考起来,没有思辨能力,critical thinking skills,那我们就会不断的被割韭菜,让一个个家庭,变成各种早教工具的【订阅包】,让资本市场不断进入孩子童真的世界,我们的孩子就会变成各种名利场追逐的牺牲品。所以,如果我们不积极行动起来,做孩子教育和成长的主宰,这个世界必将有人会去主宰他们的命运。我说的行动起来,就是现在。
事实证明,我从未刻意要让H去搭建一个什么东西,我的活动,也是结合家校主题,每天变换的,多以艺术创新,发散创造为主,语言和数学居多。但是这一周,我发现H开始从单纯的喜欢语言,文字,数学逻辑,一下跳跃成为,喜欢从A-Z的去设计一项实验,去尝试完成很难的构造。也就是说,他0-3岁的基础思维能力,帮他实现了从【点到面的升级】,他的喜好从单一维度的喜欢做,变成了【有目的的进行】。最终我们学习字母ABC,不是看谁几岁会读会写,而是为了阅读理解,为了文学创作,为了理解乃至推动社会文化;我们学习数字123,不是看谁几岁数学能算多好多快,而是为了利用数学,科学,技术等等,让生活变得更优质,更便利,为了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东西来。
永远记住,一个孩子品格好,不一定只是道德课上学来的;写字快,不一定光是靠写字练出来的;数学题做得快,不一定单是靠父母陪练算数练出来的。所以,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,要知道孩子全面的发展,是综合培养的结果。另外一点就是,不要走在孩子的前面,强拽着他们,我们是让孩子【主动学习】,不是你学会所有的知识再去嚼碎了【喂给他们】,再说你也跟不上他们。就不要再学各种英文单词,再念给孩子,用那时间,好好多说说中文,多学会用中文更优美的表达。我们要做的,是转变思考方式,用自己【单纯学习知识】的时间和精力,用来【观察思考和积极引导】,是要走在他们的后面,看他们把我们带领去何方,然后再做他们的垫脚石,撑他们一把,这就够了。如果你但凡觉得自己,养孩子,每个方向没个头,怎么那么累,那你一定是,又走在孩子前头想要投喂他们了。
将周刊发送给其他爸爸妈妈,
一起给我们的孩子打造更美好的未来
通知:2022全新30天家校夏令营,将下周启动, 第一时间获得信息,请在主页最下方订阅,第一时间获得通知。
发表评论
请注意,评论必须在发布之前获得批准